一、个人简历
张振龙,男,河南泌阳人,1966年11月出生,1984年9月至1988年6月在河南大学中文系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9月至1991年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获文学硕士。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师从霍松林先生攻读古代文学博士学位,获文学博士。1991年7月毕业分配至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现威廉希尔中文网站)任教,1994年晋升讲师,2000年晋升副教授,2005年破格晋升教授。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和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重点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各类项目18项,参与完成各类项目7项,获省级社科奖励2项、厅级奖励11项,出版著作3部,在《文学评论》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有1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和摘录。现为信阳师范学院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副院长、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负责人。2003年被评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10年被评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五届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和河南省民主党派优秀专家。兼任河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杜甫研究会理事。
二、讲授课程
1.本科生课程:《魏晋隋唐五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等。
2.研究生课程:《中国文化史专题》、《建安文学研究》、《文学研究方法》、《魏晋玄学与文学》等。
三、科研成果
(一)著作
1.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 (独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国近古文学思潮(合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合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合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修订版。
(二)代表性论文
1.传统文士人格与“二十四友”的附势心态 唐都学刊2000年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年3期全文转载。
2.由余事到主导:建安文人立言价值观的演进历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中文核心 CSSCI)2003年1期。
3.建安后期曹氏兄弟的典籍编撰、交际活动与文学观念 江汉论坛(中文核心 CSSCI)2004年10期 。
4.建安文人文学创作演进的总体特征 江汉论坛(中文核心 CSSCI)2005年7期。
5.文评:建安文人文学观念由情感化到理论化的标志 人文杂志(中文核心 CSSCI)2005年4期。
6.邺下文人集团内部活动对文人观念的影响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2期全文转载。
7.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安文学研究述评 学术交流(中文核心CSSCI)2005年7期。
8.佛理入诗 趣味盎然 名作欣赏(中文核心)2006年第2期。
9.邺下文人集团内部交际活动及其特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中文核心CSSCI)2005年第10期。
10.建安后期文人创作中再现式表现意识的自觉 中州学刊(中文核心 CSSCI)2005年5期。
11.“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再诠释 中国文学研究(中文核心CSSCI)2005年4期。
12.两汉文人身份的文学化 张振龙 河南社会科学(中文核心)2007年2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9期摘录。
13.建安后期文人活动文学性彰显的原因 张振龙 学术交流(中文核心)2007年1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4期全文转载。
14.从用典看曹植对《诗经》的接受及其文艺思想 求索(中文核心CSSCI)2008年5期,《中国文学年鉴2009年卷》观点摘录。
15.建安后期文人用典的总体特征 江汉论坛(中文核心CSSCI)2008年9期 《中国文学年鉴2009年卷》观点摘录。
16.建安前期文人用典与其文学观念 社会科学研究(中文核心CSSCI)2008年6期《中国文学年鉴2009年卷》观点摘录
17.邺下文学集团内部活动与兴观群怨的文学观念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3期摘录。
18.建安文人用典的审美特征 求索(中文核心CSSCI)2009年3期。
19.孔融作品中的用典及其文艺思想 学术交流(中文核心CSSCI)2009年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年8期全文转载。
20.建安文人用典的创新特征 安徽大学学报(中文核心CSSCI)2010年2期。
21.鸿都门学性质的再审视 河南社会科学(中文核心CSSCI)2010年2期,《新华文摘》2010年13期论点摘编
22.从政治到文学:建安文人业缘的历史走向 文学评论(中文核心CSSCI)2010年第6期。《新华文摘》2011年7期论点摘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1年5期全文转载。
23.曹操引用《诗经》的文学史价值 江汉论坛(中文核心CSSCI)2011年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1年6期全文转载。
24.建安文人文学活动与审美范畴“丽”的生成 求索(中文核心CSSCI)2011年11期。
25.孔融作品中用典的文学史意义 齐鲁学刊(中文核心CSSCI)2012年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
26.曹操散文中的语典和事典 中州学刊(中文核心CSSCI)2012年1期。
27.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气”的情志内涵 学术交流(中文核心CSSCI)2014年9期。
28.曹丕对《诗经》的接受及其文艺价值 江汉论坛(中文核心CSSCI)2015年2期。
29.曹操创作对引《诗》传统的发展及其文学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中文核心CSSCI)2015年第2期。
(三)获得的主要奖励和荣誉称号
1.中国近古文学思潮 2002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传统文士人格与“二十四友”的附势研究 2002年9月获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3.2003年6月被评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
4.2004年9月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5.由余事到主导:建安文人立言价值观的演进历程,2004年7月获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6.建安后期曹氏兄弟的典籍编撰、交际活动与文学观念,2005年6月获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7.建安后期文人活动文学性彰显的原因,2008年9月获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8.2008年被聘为信阳师范学院特聘教授。
9.孔融作品中的用典及其文艺思想,2010年9月获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10.2010年被评为河南省青年优秀社科专家。
11.2010年被评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12.2010年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
13.鸿都门学性质的再审视,2011年6月获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14.从政治到文学:建安文人业缘的历史走向,2011年9月获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15.中文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与人文修养关系研究,2011年获信阳师范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2003年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主持,1.6万元,通过鉴定,等级优秀。
2.建安文学及其影响研究,2004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1万元,鉴定优秀。
3.汉代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2004年河南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主持,0.5万元,结项。
4.中文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与人文修养关系研究,2006年省级教改项目,主持,1万元,通过鉴定。
5.汉魏六朝文人的编撰活动与文体观念,2006年河南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主持,结项。
6.历史视域下的建安文人作品用典研究,2007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1万元,鉴定优秀。
7.《傅玄诗文集》整理研究,2008年度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重点研究项目,主持,1万元。
8.建安文人文学活动及其价值生成研究,2009年被批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1万元,鉴定优秀。
9.建安文人文学活动类型及其价值研究,2010年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规划项目,独立,5万元。
10.汉魏之际社会权力机构转型与文学价值观变革研究,2011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2万元。
11.汉魏之际社会权力机构转型与文学价值观变革关系研究,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9万元。
12.汉魏之际文人风习转型及其文学影响研究,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20万元。